发布时间:2019-11-27浏览量:3226 收藏
编者按:
2000多年前,椰子树就已生长在海南岛;1500多年前,笔直的槟榔树加入;100多年前,橡胶树从东南亚与南美纷纷“北上”,来到海南,落地生根,开花结果。椰子树、槟榔树、橡胶树成为海南最具热带风情的标志性LOGO,岛离不开树,树离不开岛。
海南人民在利用、改良着椰子、槟榔与橡胶林,它们回报海南以玉液琼浆,人离不开树,树离不开人。
2019年11月26日,《海南橡胶·槟榔·椰子“三棵树”产业科学发展研讨会》在海口举行,研讨会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牵头,国内研究“三棵树”种植及相关产业的8位权威专家及国内外150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,积极探讨“三棵树”发展的技术难点与行业瓶颈。
所有观点指向格外明晰:改革开放40年来,橡胶、槟榔、椰子成为海南农民增收的“摇钱树”,是提升海南环境质量的“生态树”,是大美海南的“形象树”,它们已成为海南人民须臾离不开的“三棵树”。
眼前,一轮赋能“三棵树”产业发展振兴,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“大战役”,已经开启……
三棵树-槟榔篇1
2019年,是海南槟榔的丰收年。今年前两个季度风调雨顺,利于槟榔生长,占了天时;去年槟榔鲜果收购价最高可达10元/斤,平均收购价8.5元/斤,诱人的价格使得海南农民细心管护槟榔林,赢在人和。业内专家预测,2019年海南槟榔产量将比2018年增长近10%。
然而,2019年7月,海南槟榔鲜果上市时,价格延续2018年槟榔收购尾声时的收盘价,每斤在2~3元之间。至8月初,槟榔鲜果收购价格持续走低,跌破1.2元/斤。政府与加工企业联手稳定价格,10月中旬价格稳定下来。
不仅仅是价格,海南槟榔亩产量低下,病害、虫害轮番来袭……
槟榔自古利琼州
2018年,海南槟榔种植面积为230万亩,产值达到190亿元。槟榔是海南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,是种植业产品中最大的一个品种。海南东部、中部和南部山区,200多万名农民直接或间接从事与槟榔相关的产业,槟榔成为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,在海南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。
海南槟榔的种植历史,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,我国对于槟榔的记载历经千年,纵起战国,始于唐宋,兴于明朝,盛衰皆在清朝。自宋至清前期,海南税赋三分之一出自槟榔贸易。
槟榔的药理、食理功能,自古就有记载。清末,槟榔贸易渐渐萎缩,但一直没有中断。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:2016年-2018年,海南农民人均出售槟榔金额分别为538.0元、852.6元和931.4元。可以看出,槟榔在海南农户的收入来源中的比重越来越高,是海南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经济作物,是种植业产品中最大的一个品种。
槟榔市场生命周期维持上千年之久,这在海南经济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。
然而,居我国四大南药之首的槟榔,身份尴尬——至今未被列入药食同源目录,也未被列入新食品原料目录。槟榔被国家认可的身份是“地方特色食品,类食品管理”,而其他三种南药砂仁、益智、巴戟全部被列入药食同源目录。
“口味王”海南公司高管李征无奈地说,槟榔产业面前挡了一堵无形的墙,使其只能囿于初级农产品阶段徘徊。
其实,槟榔在眼下生产中面临的诸多问题,很多也基于它的尴尬身份。
槟榔难过两道坎:价格跳水 病虫害难根治
2019年槟榔比往年早成熟一个月,一进入八月份,万宁市万城镇的蔡先达就很少有时间去喝老爸茶了,他迎来全年最忙碌的槟榔采摘季节。
接下来的四个月里,他要从自己种的3.5万株槟榔中,采摘20多万斤槟榔果,还要忙着再收购30多万斤。五六十万斤槟榔鲜果,蔡先达进行初加工,把鲜果烘干,再送到位于万宁的几家大型槟榔加工企业。
16年前,蔡先达就开始种槟榔,他用房子做抵押,从银行贷款50多万元,租了土地,陆续种下3.5万株槟榔树。
种下槟榔树,6年后才会结果,最初的几年,蔡先达在林间种些菜椒与瓜菜,生活还算过得去。
蔡先达精心管护,下的工多,舍得用肥,种植第八年,槟榔树进入稳产期,一亩地能结槟榔果800-1000斤。
然而,今年的槟榔鲜果价格成了“过山车”。“槟榔市场波动大,去年收购价每斤10元,今天收购价掉到了每斤2元。”蔡先达感叹,这行不容易,刚开始栽种的前6年是投入期,得想方设法在林间种些瓜菜,靠瓜菜收入渡过投入期。等进入收获期,丰产却不一定能丰收。
在蔡先达看来,比价格更糟心的是槟榔病害与虫害。椰心叶甲直接啃食槟榔芯,一棵槟榔树很快就会从中间坏死;病害最难防的是黄化病,它从根部腐烂,树叶变黄,影响光合作用与产量。“槟榔有八九种病虫害,哪一种都难缠。”蔡先达碰到的这两个挠头的难题,是海南槟榔种植户都需要过的坎儿。
据海南省林业局2019年的数据,黄化病与椰心叶甲两种病虫害,发生面积分别在40万亩与33万亩以上,以陵水、万宁、琼海、保亭、屯昌尤为严重。
槟榔价格跳水的深层次原因
海南槟榔收购价格“过山车”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今年。2007年以前,槟榔价格波动幅度较大,鲜果收购价一度从每斤5元跌至1元。此后的2008年、2009年价格相对稳定,维持在每斤2元多。
这之后,一路看涨,持续了五六年。
2014年11月,槟榔价格再迎拐点,有所下降。
2018年,槟榔价格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,一度达到每斤10元的顶峰价格。
2019年的槟榔价格虽然经过几连跳,稳定在每斤4.5元,与2018年相比,遭遇腰斩,原因在哪里?
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,由于今年1-5月雨水充、光热充足,我省槟榔鲜果批量上市较往年提早近半个月,7月份上市后,收购均价2元/斤,8月18日收购均价为2.04元/斤,同比大幅下降。
省农业农村厅分析认为,价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一是今年槟榔上市提早,产量增加,同时,去年槟榔加工企业干果存货较多,8月份海南“口味王”槟榔加工企业启动收购,大多数加工企业尚未开始收购,导致槟榔市场供大于求;二是受今年槟榔负面消息影响,槟榔产品市场终端消费量下降,加工企业对市场预期不明朗,仍在观望中;三是今年各市县政府加大取缔黑果土法加工力度,减少了槟榔鲜果收购量。
黄化病是槟榔“癌症”
如果说价格是海南槟榔敏感神经,病虫害同样让人不省心。槟榔常见病虫害主要有槟榔黄化病、椰心叶甲、红脉穗螟、炭疽病、条斑病、芽腐病等。
造成黄化病的原因,海南省林业局认为“原因非常复杂”,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,栽培管理不到位是首因,全省各地种植户普遍认为槟榔是“懒人树”,重种植、轻管理;民间习惯性地大面积连片种植,导致黄化病扩散蔓延加剧;种植户真假黄化不分,一些人把过量施用除草剂的危害状误认为是槟榔黄化。
南海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海南省的科研单位正在想方设法突破检测技术难关,但眼下还不具备有效的快速诊断技术。
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覃伟权研究员,是海南省槟榔重大病虫害科技计划项目攻关团队负责人。在他看来,黄化灾害严重制约了槟榔产业的发展。“它是槟榔的毁灭性灾害,已经发生近100年,依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,堪称槟榔癌症。”覃伟权继续解释,槟榔黄化病发病缓慢,早期很难发现,病原含量极少,检测不稳定,病原难培养,传播媒介不清,发生规律不明。
目前,中国热科院集合全国优势技术力量,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,采用绿色防控思路对槟榔黄化灾害难题进行联合攻关,团队骨干63名,40位高级职称队员,25位博士学位队员,争取在10年内对槟榔黄化灾害的研究取得突破。
目前,该团队已在海南9个市县建成槟榔黄化灾害绿色示范基地,取得8项阶段性成果。
更多内容请看下篇:《三棵树·槟榔篇2》。
来源:南海网
感谢您的阅读,
更多内容请看下篇。